普门品结缘网

端午节民俗大盘点:吃粽子、赛龙舟、驱“五毒”

发布时间:2022-11-21 09:12:06作者:普门品结缘网
端午节民俗大盘点:吃粽子、赛龙舟、驱“五毒”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阳节(端午节)。本报记者为你盘点端阳节的独特风俗,吃粽子、煮鸡鸭鹅蛋、挂艾叶、熏艾香、悬钟馗像、驱五毒、带香包、系五色线、饮雄黄酒,江南水乡还要进行龙舟竞渡等……

  龙舟竞渡:又名赛龙舟,据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一书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直到今天江南水乡以及港澳等地还把赛龙舟作为一个传统活动保留下来。

  吃粽子:端阳节饮食习俗,也是为纪念屈原而兴起的。屈原投江以后,百姓们怕其身体被鱼类吃掉,便用竹筒贮米投入到江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筒粽。

  挂艾叶、菖蒲、熏艾香:艾是一种中草药物,味辛无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五月五日连茎割取,悬挂于门上,或晒干制成条状熏烧,可以驱蚊虫毒气,有利于环境卫生和身体健康。菖蒲又名剑水草,根茎可作香料,是一种中草药物;具有通心窍、补五脏、明耳目、温肠胃、益心智、杀诸虫的功效。据说伏魔大帝钟馗就是用菖蒲剑斩鬼的,所以将菖蒲挂在家门口据说可以防病和延年益寿。

  悬钟馗像:相传钟馗为唐代人,到长安应试考中状元,因其貌不扬被废,愤而触殿阶而亡。后来托梦给唐明皇,决心歼除天下魔鬼。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辟邪,希求家庭平安。

  沐香汤及洗晨澡:沐香汤在江南等地较为流行。是日,将艾叶、菖蒲、兰草等香草放于锅内蒸煮,谓之香汤,大人、小孩都用这种香汤洗澡擦身,据说可以祛病避灾;香草具有杀菌作用,这样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带香包:香包又叫香布袋,是用花布和丝线绣成鸟兽、鱼虫、花卉、五谷、人物等各种图像,并在里面装上雄黄、苍术、艾叶等中草药物,佩带在儿童身上,可以散发香气和防止蚊叮虫咬。

  躲五:农历五月,酷暑将临,瘟疫毒虫滋生,古时称五月为恶月。并认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驱五毒: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蟆、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到端阳节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像,以避其毒。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吃滚鸡鸭鹅蛋: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尸骨被鱼虾所害,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俗言。

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端阳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到今天,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或举杯筹知音的良辰佳日。

  【相关阅读】

  神话了四千年的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艾叶出现在史籍中已四千年之久。四千年前的先秦文献《周礼》、《诗经》和《山海经》就有关于艾叶传说的记载,《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艾叶就排在第二位;两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诞生了,书中记载了三百多种药材,艾叶被列为上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注音

  • 普门品讲解

版权所有:普门品结缘网